李超人在国内外都捐资助学,但奇怪的是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yy9090.top/thread-583402-1-1.html
作者: 阿里克斯 时间: 2025-9-10 08:18李超人在国内捐资助学最大的一笔是建立汕头大学,汕头大学的本科生是不要学费的,现在骂的狗血喷头,一不高兴就不免费了,另外国内的捐资助学的大楼都是一概不冠名的,但奇怪的是国外的捐资助学都冠名了,后来有人问及为啥,李超人说,有什么意思呢,在国内即使冠了名,后面还要抹去,还是省了这事吧!到底是高瞻远瞩,眼光长远,非常人所能及
作者: 壹峰 时间: 2025-9-10 08:29
对那群人琢磨的太透彻了!
哪里来的高瞻远瞩,目光长远?
作者: qtom 时间: 2025-9-10 08:38
人性不变体制不变,推导出来的就那一个结果
作者: zara 时间: 2025-9-10 09:16
现在各校里的逸夫楼,都改名了吗?
作者: 1069 时间: 2025-9-10 09:18
他要治理国家,也是强国系列的。
作者: 阿里克斯 时间: 2025-9-10 09:19
zara 发表于 2025-9-10 09:16
现在各校里的逸夫楼,都改名了吗?
李超人和逸夫是同一个人?搞笑
作者: shine777 时间: 2025-9-10 09:29
zara 发表于 2025-9-10 09:16
现在各校里的逸夫楼,都改名了吗?
哈哈,这天气多好,不要老打脸嘛。 娱乐而已,娱乐而已
作者: 广林居士 时间: 2025-9-10 09:32
http://zs.xiangyang.net/zs/20221221/78883.html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有田家炳中学?田家炳中学是公立学校吗?
作者: zara 时间: 2025-9-10 09:37
刚去老校看了下,校网里的 实景介绍、百度地图上的标示,还是“逸夫楼”。
我对李超人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楼主说了,他认为以后都会被抹去,大致说明他觉得以后要和这边的政权彻底的翻脸决裂,为什么要这么认为呢;在这里的认知下,他依然对内地有捐资赞助(楼主言),这中间有些什么考量思虑,作为一株小韭菜一只小蝼蚁,也难以洞察巨人们的想法。
作者: cncqcy 时间: 2025-9-10 10:01
咱们没必要学国外,捐钱就行,何必留名!
作者: 旧显示器 时间: 2025-9-10 10:21
大家还记得武训吗。看看腊肉对武训怎么说的。
作者: 旧显示器 时间: 2025-9-10 11:38
1951年开展的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报刊对艺术作品进行政治性批判的开端 。该事件由máo zé dōng直接推动,1950年公映的《武训传》原以清代武训行乞兴学为题材,初期获得40余篇颂扬文章及部分zhōng yāng lǐng dǎo人肯定 。máo zé dōng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将该片定性为宣扬"封建文化与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发动全国性批判 。
运动通过组织武训历史调查团、强制文化工作者检讨等方式展开,最终形成《武训历史调查记》将武训定性为"大地主、大流氓" 。这场批判确立了文艺问题政治化处理的范式,开创用政治手段解决学术争论的先例,深刻影响后续文艺创作方向 。
作者: 旧显示器 时间: 2025-9-10 11:40
其实电影《武训传》的拍摄并非是一项单纯的商业行为,是属于中国中国领导下的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一部分。不过那时候已经建立新政权,这使得孙瑜不得不根据周总理的意见对影片进行重新定位并且修改。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现场放映效果很好,获得了很多人赞同。
说到底,《武训传》影片确实非常普通,只不过讲的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因为办了几所义学而被清zhèng fǔ表彰得以在历史上留名的故事,而该影片也和其他一些影片一样获得了观众认可而已。最后,影片公映后,反响一致良好,并没有出现大的争论,而主人公武训也是观众能够接受并被认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艺术正面形象。
然而,毛主席在调看了《武训传》,却认为要批判。
也许在毛主席看来,武训精神固然可贵,但他这个人物却是封建残余遗留下来的“毒瘤”,没有“革命”精神,不在“革命同志”之列,这样的传记片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期待,因此需要批评批判。
就这样,去世的武训又遭遇了暴风雨的鞭挞,他的墓被掘开,尸体被用锤子砸成粉末,挫骨扬灰……
作者: 泡泡虾 时间: 2025-9-10 11:41
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宣布停止对哈佛大学的所有联邦新拨款,标志着美国zhèng fǔ与哈佛大学战斗的严重升级。
作者: gigi40995 时间: 2025-9-10 11:48
我觉得首要原因是超人到了这个层次,不需要再往脸上贴金。
作者: 8849 时间: 2025-9-10 12:03
李超人风评演变曲线
Sunrise(1980s–1990s):快速崛起,形象高度正面。
Noon(2000s):声望巅峰,全球华商旗手。
Sunset(2010s–2020s):争议加深,风评整体下滑。
1000006552.jpg (67.41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25-9-10 11:56 上传
这个总结的不错。
日出期(1930s–1990s)
关键词:白手起家、励志楷模、华人首富
1930s–1940s:潮汕贫寒出身,幼年丧父,14岁辍学,进入塑胶厂打工。
1950s:自创长江塑胶厂,靠人造花打入欧美市场,积累第一桶金。
1970s–1980s:收购英资地产业务(和记黄埔、长江实业),完成“华资收英资”,象征民族资本崛起。
1990s:被称为“香港超人”,华人世界第一首富,常出现在教材、媒体故事中,形象极正面。
风评特征:草根逆袭 + 民族英雄,几乎没有负面声音。
---
正午期(2000s–2010s初)
关键词:商界教父、稳健投资、华人骄傲
2000s:在全球扩张能源、电讯、港口、零售业务,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
2003年:非典期间,李嘉诚旗下企业维持供给,仍享正面口碑。
2006年后:屡次登上福布斯亚洲首富。
慈善动作:李嘉诚基金会持续捐助教育、医疗,公众好感度维持高位。
2008金融危机:凭稳健布局安然渡过,形象更显“智慧长者”。
风评特征:全球华商旗手,智慧资本家,仍受普遍敬仰。
---
日落期(2010s中后期–至今)
关键词:撤资中国、资本逐利、争议人物
2013–2015年:密集出售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地产资产(商场、写字楼),转投欧洲能源、电信、基础设施,被解读为“抽水跑路”。
2014年:香港社会运动中,公众对地产资本集团的反感增强,“地产霸权”标签加深。
2015年:官方媒体发声批评“李嘉诚撤资”,舆论风向骤变。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他的“黄台之瓜”广告言论,被部分群体解读为“骑墙”。
2020s:在内地年轻人心中,他逐渐从“传奇人物”变成“逐利资本”的代表;新兴互联网企业家(马云、马化腾等)取而代之,光环明显褪色。风评特征:
在香港:被部分群体指为“地产霸权”,在社会矛盾中成为箭靶。
在内地:被批评“抽资不义”,但仍有一部分人尊敬其商业智慧。
在国际:依旧是稳健投资者的象征,但话语热度远不及昔日。
作者: 泡泡虾 时间: 2025-9-10 12:04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美国zhèng fǔ以停止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相威胁,迫使被指控容忍校内“反犹主义”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整改”要求。媒体22日报道,哥大已同意部分相关要求以寻求继续获得联邦资金。
作者: 为梦燃烧 时间: 2025-9-10 17:55
zara 发表于 2025-9-10 09:16
现在各校里的逸夫楼,都改名了吗?
没 起码我的学校还有
作者: 南大 时间: 2025-9-10 18:49
汕头大学的本科生不要学费?
这是2022年的江苏省招生考试资料,6850元呢,比江苏省高校还贵
360截图20250910184808493.jpg (44.97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2025-9-10 18:49 上传
作者: 数码爱好者 时间: 2025-9-10 18:54
老超人还是聪明的啊。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yy9090.top/thread-5834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