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网约车订单暴跌谁受益?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291-1-1.html
作者: qtom 时间: 2025-10-25 15:39网约车订单暴跌谁受益?连续3个月少2.3亿单!中产都不打车了?消失的2亿单网约车,订单流向哪里了?
先分享结论吧:与网约车订单量全线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地铁网络在2025年第三季度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总体来看20个城市中,超八成城市的地铁客流量实现了同比增长,这印证了“公共交通在当前环境下分担了更多的出行需求”。
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已经在深圳开了三年网约车,他的感受最为直观:“以前每天轻松接20单,现在抢破头也就12单。”他的月收入也从高峰时的8000元降到了现在的4000元左右。这与网约车行业的整体数据完全吻合。如果把2.31亿单的降幅摊到三个月里,相当于每天全国减少了超过250万个网约车订单。
而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各大城市的地铁系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以上海为例,2025年9月地铁客流量达到3.36亿乘次,比2024年同期的3.28亿乘次增长了2.4%。这不是个别现象。在我们跟踪的20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地铁客流量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只有3个城市出现小幅下降。这表明,出行方式转变不是局部现象,而是全国性趋势。从总量来看,2025年7-9月,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客流量达到84.9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的82.6亿人次净增2.3亿人次。这个数字,与网约车同期减少的订单数惊人地接近。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自然会问:为什么消费者选择地铁而不是网约车?这涉及到用户决策框架的变化。简单讲,就是消费者在选择出行方式时考虑的因素和权重发生了改变。核心答案在于:性价比重新成为出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出行预算上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对于非紧急、非弹性的通勤及日常出行,地铁的性价比优势被无限放大。这种迁移不是暂时的,而是消费观念的结构性转变。一旦消费者形成了“地铁+共享单车”的通勤习惯,就很难再回到“全程网约车”的模式。这在成都表现得尤为明显,地铁客流量增长6.4%的同时,共享单车订单也保持稳定(黄甜《网约车订单暴跌谁受益?20重点城市2025Q3地铁客流量洞察》)。
作者: 撕胸帝 时间: 2025-10-25 15:45
网约车司机被虐死,平台抽成严重
作者: qtom 时间: 2025-10-25 15:49
自己平时打网约车还是比较多,晚上加班打车,休息日带孩子去上课等等。感觉竞争激烈,相比以前费用降低一些,各个平台也是经常送优惠券。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开车水平不高,很多人开的顿挫感十足。
作者: 过路人 时间: 2025-10-25 16:06
自己开车遇到网约车要注意,有故意碰瓷的。
作者: AaronNJ 时间: 2025-10-25 16:07
电瓶车商家嘴都笑歪了,自从疫情以来,电瓶车好卖的一逼,小区里面车满为患
作者: 壹峰 时间: 2025-10-25 16:31
平台旱涝保收两边吃!
作者: eAstwind 时间: 2025-10-25 16:51
顺风车会事到临头取消订单。气的一壁,似乎投诉也没用
作者: shift 时间: 2025-10-25 20:02
之前打车时,网约车司机说的,平台大数据定了时薪,每天开10个小时,现在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既无奈又愤慨。
作者: nj213 时间: 2025-10-25 20:10
平台是有意的
作者: 阿里克斯 时间: 2025-10-25 21:10
尽量少坐吧
作者: parkervon1 时间: 2025-10-25 21:28
以前打出租车路途近的时候经常有司机说你坐个地铁不好吗,现在真的“坐个地铁不好吗”。
作者: 达令 时间: 2025-10-25 21:39
还有部分被黑车抢了
本文转载于9090社区,帖子链接:https://qq9090.top/thread-587291-1-1.html